衛教園地

面對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我該如何選擇?

回到衛教園地

更新/審視日期:2023-02-18

您所面臨的醫療決策問題:面對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我該如何選擇?

適用對象/適用狀況:即將接受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治療的病人。

疾病及治療方式介紹: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深部靜脈的血液回流不良產生患肢腫脹等症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血流緩慢、血管壁損傷、血液疾病等。其併發症包括肺栓塞,情況嚴重時可致命。臨床表徵為患肢出現腫脹、疼痛及溫度上升等症狀。此疾病較常發生在下肢,且嚴重時因為腫脹太厲害可能引起動脈血液循環受阻,使患肢缺血壞死,若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導致截肢,另外深部靜脈栓塞也可能造成致命性的併發症如肺栓塞。
醫師會視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嚴重程度判斷是否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及檢查,治療原則以臥床休息、患肢抬高,並視病人情況使用抗凝血藥物或血栓溶解劑。一般經過治療之後症狀都可得到改善,除非有併發症產生,如患肢缺血壞死有截肢風險,否則並不建議開刀。而症狀改善後仍需要於門診長期追蹤治療,及長期服用藥物以預防復發。

各種治療方案之優缺點:
方案 好處 風險/缺點 提醒事項
抗凝血藥物治療 方便性高,約一半的病人可在72小時內緩解,並對第一次發作的病人能夠有效預防血栓復發。
  • 身體任何部位發生出血。
  • 治療後產生慢性血栓栓塞後症候群(註)的機率較高,約為25%。
  • 使用抗凝血藥物仍可能發生血栓,每人每年約2.8%,5年約4~12%。
  • 抗凝血藥物可能產生胎兒病變及死亡(70%至75%)因此對懷孕婦女不適合。
  • 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可能因飲食、藥物及身體狀況而有藥物濃度變化,導致藥效不穩,或增加出血風險,需定期抽血檢查(INR)以評估藥物濃度。
  • 若病人年紀較輕,出血風險極低,血栓阻塞嚴重,或臨床症狀明顯,甚至有截肢風險,建議採用血栓溶解劑治療。
血栓溶解劑治療 可迅速溶解血栓,恢復靜脈暢通,保持靜脈瓣膜正常機能,降低嚴重併發症與慢性血栓栓塞後症候群(註)發生的機率。 身體任何部位發生出血的副作用機率高於抗凝血藥物。
  • 血栓溶解劑帶來的出血風險較高,所以三個月內接受過重大手術,或年紀大於75歲,或是有出血體質的病人不適合。
(註)慢性血栓栓塞後症候群:急性深部靜脈栓塞復原後,因靜脈瓣膜受損,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逆流之疾病,症狀為下肢腫脹,易疲倦,色素沉澱,或慢性靜脈潰瘍形成,影響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 (02)8966-7000 分機4799 | :cvs@mail.femh.org.tw

若您有關於微創心臟手術或各種心臟手術的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或email,我們會儘速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