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相關報導

靜脈栓塞 口服抗凝血劑有效

返回列表

日期:2014-10-20
 

台灣新生報╱王柏楊

名列心血管疾病第三高致死率的靜脈栓塞,每年奪走全球543萬條人命,其包括深層靜脈栓塞及肺栓塞二大危險病症,近年已再研製出新藥來對付。此新機轉之口服抗凝血劑在治療與預防深部靜脈栓塞復發的臨床結果顯示,它可直接以口服方式單一給藥,起始作用快且無須搭配補助針劑,也無藥物和食物交互反應之慮,藥效及安全性可比擬目前傳統的合併給藥方式,使得治療方便性大幅提升。醫界期望,預期口服抗凝血劑能取代現有之治療方式,改變醫療行為。
亞東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邱冠明主任指出,傳統的靜脈栓塞標準治療與預防的療程原是合併口服加針劑。又視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需至少服用3個月以上的口服藥物,因其長期使用有出血之風險,且起始作用慢,藥效須至少等2至3天才會開始發揮作用。而在發生作用後也極易被其它藥物、保健食品(如綜合維他命,主要是維他命K)及青花菜等食物抵銷其藥效,故療程便很難去控制。因此除了主要藥物外,在前五天需住院連續注射肝素,且每8小時該監測其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來調整藥物;而低分子肝素雖然可讓患者自行回家操作打針,但也須早晚2次皮下注射,來重疊給藥。此二法之患者接受度皆頗低,更遑論遵從醫囑行事,所以療效實難以去追蹤。
儘管現有的雙步驟標準療法,只要控制得當也能發揮應有的效用,但單一藥物療法也許可成為另一個治療深層靜脈栓塞之有效、耐受性佳、簡單且固定劑量的療程,進而取代現有的標準療法。邱冠明醫師表示,此藥物解決了多年來傳統抗凝血劑無法便利治療及多重副作用的瓶頸,並在動脈血栓(心房顫動中風、急性冠心病)之預防治療也深具適應力,可便利且長期地協助病患解決致命的隱憂在。此種新型製劑已在台灣上市,並獲衛生署核准使用於預防高危險族群(高齡、長時間靜態、臥床、大手術、外傷、癌症患者等),其下肢重大骨科術後發生靜脈血栓之病症。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 (02)8966-7000 分機4799 | :cvs@mail.femh.org.tw

若您有關於微創心臟手術或各種心臟手術的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或email,我們會儘速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