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訓練計劃
回到學術與教學
教學計畫主持人:陳哲伸醫師 2010.07修訂
一、簡介:
亞東紀念醫院為台北縣唯一的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為亞東醫院的核心專長。本院目前為台北縣少數有能力執行開心手術之醫院,每年皆有三百五十例開心手術。血管手術逐年增加,目前已逹每年一千一百例。
本科現有主治醫師四位、住院醫師一位、專科護理師八位,及體外循環師四位。本科非常歡迎有志於心臟血管外科的住院醫師至本科進行專科及次專科訓練。
二、訓練目標:
住院醫師指係已完成實習醫師訓練後之合格醫師,對一般臨床診療技術與實際運用已有基本概念與經驗,本科對住院醫師之訓練,其目的在進一步使其學習心臟血管 外科臨床專業診療技術,熟練本科門診、急診以及住院病患之診治療、處理,並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養成單獨或共同進行專題臨床研究工作,
使其能在本科臨床診療、 教育、研究三方面,均建立穩定之基礎,進而繼續接受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之訓練,而成為心臟血管外科專業之優良領導醫師。
三、訓練對象:
醫師別 |
訓練資格 |
訓練期限 |
外科專科醫師
(R1~R4) |
國內外醫學院畢業
領有醫師執照者 |
四年 |
心臟血管外科
(次)專科醫師(R3~R5) |
完成第一、二年外科部所屬各科輪流訓練者 |
三年 |
心臟血管專研
醫師(fellow) |
完心心臟血管外科次專科訓練者 |
二年 |
四、訓練師資:
教學訓練負責人:陳哲伸 醫師
臨床指導醫師:朱樹勳教授、邱冠明醫師、陳哲伸醫師、黃日新醫師、林丕基醫師、陳亮宇醫師
五、訓練方式:
- 第一、二年在外科部,配合部訂訓練計劃,至外科部各科輪流訓練,以接受該科基本學能以及診療技術。
- 第三、四年起,為本科資深住院醫師,進一步鑽研本科專科訓練,熟練手術技能,擔任心臟手術的第一助手,並參與上級醫師之研究工作。第五年為總住院醫師,總攬科內各項醫療與行政業務,並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之下,擔任心臟手術的手術者。
- 本科強調團隊照護,包括臨床診療及教學活動皆由主治醫師、住院醫師以及實習醫師(醫學生)和NP共同參與照護訓練。
- 至本科訓練期間需值班及參與緊急手術,原則不超過三天一班;需參與病患照料(Primary care)原則上不超過10床。
六、訓練課程:
依照規定分臨床診療、教學、會議討論與研究四方面同時配合進行。
(一) 臨床診療方面:
- 病房以及加護病房工作:
- 隨時主動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負責新入院患者之醫囑,並予適當之臨時診療處理,對有危險性之患者,應即向總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報告處理。
- 對新入院患者之臨床病史、理學檢查與一般檢驗應在入院後二十四小時內記錄完成,並予初步臆斷。
- 具有危險性或侵入性之檢診方法以及長期性特別治療,應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行之。
- 負責主管患者手術前後之準備及照顧。
- 隨伴主治醫師作晨間病房巡視,並報告病情。
- 隨時記錄病情、主治醫師診療意見、醫囑之修改,以及臨床診療之發現與效果。
- 負責患者創口之清洗及敷料之更換。
- 每日作定時之病房巡視,晚上下班前,一定要再度巡視病房以對每位病患作更深度之詳細瞭解。
- 對主管病患,應隨時瞭解其病情,如有特殊變化,即予適當之處理,如有困難,應向上級醫師報告。
- 對病房護理值勤人員之召喚,隨時受理,不得推諉。並督導實習醫師之病房工作。
- 遇有患者病危時,得向上級醫師報告,並承其指示簽「病危通知」,病況好轉,即予取消。
- 負責病患之申請單,及病患之乙種診斷證明。
- 病患出院時,完成病歷記載,並承上級醫師之指示,給予病患出院或轉院後之醫囑。
- 門診工作:訓練住院醫師有較多之判斷及診療之能力與經驗。
- 協助上級醫師處理門診診療。
- 在主治醫師之指導下,負責門診患者之特殊檢查。
- 急診值勤工作:為使住院醫師學習單獨處理急診病患。
- 在總住院醫師指導下,負責心臟血管外科急症患者之診斷及緊急治療處理,必要時得洽請值勤主治醫師指導協助之。
- 對不能即刻適當確定處理之病情,須繼續嚴密觀察,或收容住院之急症患者,應報請主治醫師決定之。
- 如須緊急會診他科診療處理之急症患者,應先報請主治醫師決定之。
- 手術室工作:
- 負責患者手術前之準備及治療,如靜脈注射、輸血準備以及清潔、消毒等工作。
- 按手術需要,為患者準備手術部位之皮膚消毒,無菌布巾之覆蓋以及手術時應注意事項。
- 總住院醫師以上人員主持手術時,得由手術者之安排,擔任第一或第二助手或在上級醫師指導下主持手術,應確實利用機會學習並熟練各類手術之操作及器械之使用。
- 由科主任及主治醫師依訓練計劃之進度以及其個人之年資學識所能達成之程度,在主治醫師指導下適量主持有關手術。
- 在協助或主持手術過程中,應隨時注意病患之病情變化、手術技巧等。
- 手術完成後護送病患至手術恢復室或加護病房,並遵照主持手術者之囑咐,執行必要之治療處理,尤須密切觀察病情進展,將手術後病情轉變予以記錄。
- 本科之發展特色為微創性心臟血管手術。必須特別熟悉各種微創傷口的部位、準備方式。
- 在血管手術中協助操作手術室血管攝影系統,進行血管攝影。
(二) 專科訓練方面:
- 瞭解各種心臟血管疾病之病因及生理學上的變化。
- 瞭解各種心臟血管疾病之診斷方法及手術適應症。
- 瞭解各種心臟血管疾病之手術技巧。
- 瞭解各種心臟血管疾病手術後之照顧。
- 瞭解人工心肺機及體外循環機的原理和應用。
- 熟習並指導資淺醫師執行高級心臟救命術。
- 參與加護病房之各項業務,並熟習重病患者之急救加護處置。
- 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依手術進程表,執行各項開心手術。
- 各級住院醫師手術進程表:
- 第三年住院醫師:操作手術室血管攝影系統,血管吻合術、洗腎導管植入、長期靜脈輸液導管植入、動靜脈廔管、周邊血管重建手術、胸骨切開及開胸術、體外循環的建立以及心房中隔缺損之修補。
- 第四年住院醫師:心室中隔缺損之修補、僧帽瓣置換、三尖瓣修補。
- 第五年住院醫師:主動脈瓣置換、僧帽瓣修補、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腹部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
(三) 臨床教育方面:
除利用以上各種臨床診療工作機會,進行教學指導,而住院醫師更須自我進修,閱讀新醫學雜誌,
同時藉部科每週例行之各類教學會議,如臨床例討論會、臨床病理討論會、X光討論會、主治醫師專題演講,以及住院醫師讀書會等獲取新知。
(四) 會議討論方面:
- 臨床病例討論會:每週一次,本院全體醫師共同參加,對疑難、罕有病例,就其診斷治療,以及其它特殊發現與特有興趣,提出討論,以求集思廣益之效,共同學習。
- 臨床病理討論會:就平日死亡病例,曾行屍體解剖或文獻資料中,具有臨床教學價值之病案,不定期提出討論,分析、研判、討論以發掘具體結論,增進學能。
- 併發症及死亡病例討論會:每週一次,將前週門診及住院病患在診療中發生之併發症及死亡病例提出討論,以為日後之借鏡。
- 住院醫師讀書報告:每週一次,由總住院醫師指定閱讀書籍及心臟外科相關醫學期刊,以吸取新知。
- 心臟內外科聯合討論會:聯合討論心臟病患者之診斷應否手術治療之決定。
- 心臟血管外科與腎臟科聯合討論會:每月之第四週週六進行,討論前一個月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各項手術及併發症。
- 科務會議:集全科各級醫師,每週六舉行,會中就前一週的各種影像檢查、手術,進行討論。並檢討科內有關行政、教學、診療業務得失,以為改進。
(五) 臨床研究方面:增進研究發展能力與經驗。
-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可收集特殊病例或加以讀書心得,撰寫文稿,刊登正式醫學雜誌。
-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單獨或共同進行專題研究,可包括動物實驗或臨床病案分析,並撰寫成論文送期刊發表。
-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出席醫學學術會議,並提出病例報告,或專題論文報告。
七、 考核評估:
- 住院醫師之考核,分由各科主治醫師或科主任初考,部主任複考後送教育委員會存查,作為晉升之依據。
- 考核之執行包括訓練課程前測訪談及針對評估結果不理想者要求補強並給予重複檢測,並依「住院醫師學習護照」中施行後測,了解學習成效。
八、其他教學活動:
(一) 科內教學活動:
- 手術病患回顧:
每週四下午2:30,在3D加護病房會議室進行。由主治醫師就一星期以來的手術病患,說明決策、思考過程,以及手術本身的特殊細節。
- 加護病房病例迴診:
每週四下午3:30,在3D加護病房會議室進行。除心臟血管外科成員之外,外科加護病房主任、營養師、藥劑師等皆會參與。共同擬定加護病房病患的治療計畫。
- Morbidity & Mortality案例討論:
逢單週,每週四下午,ICU chart run結束之後,於3D會議室進行逢雙週,每週六上午九時,在13樓心臟血管中心會議室進行。由邱主任主持,討論上週morbidity和mortality病患,有何改進的空間。
若患者為實習醫師負責照顧的病患,則須在會中報告病史及事件發生經過。
- 期刊閱讀:
每週六上午十時,在13樓心臟血管中心會議室進行。每週由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輪流報告。實習醫師需負責報告一次。
- 影像判讀:
每週六上午十一時,在13樓心臟血管中心會議室進行。以上一週有特殊意義之電腦斷層及血管攝影為主。主治醫師實際片子說明影像判讀的方法及重點。
(二) 科際教學活動:
血液透析討論會:
每月第四個週六上午八時在13樓心臟血管中心會議室進行。由心臟血管外科、腎臟內科及洗腎室人員參與。除期刊閱讀之外,亦會就上週血管手術患者在洗腎室發生的狀況作討論。
(三) 全院教學活動
- Morbidity & Mortality conference:
每週二上午7:30在14樓國際會議廳進行。由全院醫護同仁參加。
- Grand round:
每週五上午7:30在14樓國際會議廳進行。由全院醫護同仁參加。
- CPC:
不訂期舉行。由全院醫護同仁參加。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0730-0800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0800-0900 |
主治醫師回診 |
全院教學活動
|
主治醫師回診 |
主治醫師回診 |
全院教學活動 |
hemodialysis conference
(每月第四週) |
900-1000 |
手術室
開心手術
&
體外循環 |
手術室
開心手術
&
體外循環 |
手術室
開心手術
&
體外循環 |
住診教學 |
手術室
開心手術
&
體外循環 |
CVS M&M conference |
1000-1100 |
CVS journal reading |
1000-1200 |
CVS image conference |
1200-1300 |
|
|
血管檢查室meeting |
|
|
|
1300-1400 |
門診
(111) |
手術室
血管手術 &
血管攝影 |
手術室
血管手術 &
血管攝影
|
手術室
血管手術 |
手術室
血管手術 &
血管攝影 |
1400-1500 |
1500-1600 |
OP case review |
1600-1700 |
ICU
chart round |
1700
之後 |
|
|
|
|
全院教學活動 |
九、教學資源:
- Kirklin / Barratt-Boyes, Cardiac Surgery, 3rd Edition Nicholas T. Kouchoukos, MD, Churchill Livingstone
- Adult Cardiac Surgery網路版
- Cardiac Surgery: Safeguards and Pitfalls in Operative Technique 3rd EditionSiavosh Khonsari MD,MA,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
- Vascular Acces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4th Edition Samuel Eric Wilson MD, Mosby
- Atlas of Vascular Surgery: Basic Techniques and Exposures Rutherford, Robert B, W.B.Saunders Company
- 建議參閱:
- Cardiothoracic Surgery Net (CTS net)
- Heart Surgery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