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拿槍在行走,還是騎在飛龍背上,精密靈活的動作,全靠著人類在控制艙裡,操作名叫「阿凡達」的生物體,電影裡靠著高科技才能實現的操控技術,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實現。示範醫師:「『鋼鐵人』比較粗魯一點,我覺得比較像『阿凡達』。」
這款機器手臂耗資8千7百萬打造,只見醫生在控制台上操作,不但可以拿著一顆小小的綠豆,左右翻轉,還能用細膩手指動作,摺出1元大小的紙鶴來,這套設備的鏡頭,更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百元鈔上的細微浮水印。主持人:「上面寫的是什麼呢?中華民國。」
一連串示範展現這套機器手臂的穩定和靈活,加上鏡頭高解析度,可以應用到心臟外科和泌尿科等項目,在手術台上代替醫師開刀,不僅可以做到人體達到的角度,減少人為產生的失誤,更能增加手術成功率。
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現在如果2國當中有2間醫院,都有這樣的機器的話,我們可以跨過國家去做手術。」
想像力是人類的進步動力,科幻電影的場景在研發人員的努力下陸續實現,新科技運用在現實生活,造福更多病患。